跳到主要內容

小聚: 在半蹲廚房

每次見到我的朋友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想著:願意繼續當我的朋友的人都很有毅力呢。

我覺得自己相當不用心對待身邊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接納這樣的我,並且願意固定時間跟我見見面,陪我聊聊,真心的很感動。待在我身邊的都是全世界最好的人。

大家不約而同都對健身相當關心,都在做重訓。聊了小米運動手環、聊了一點點工作心得、身邊親密的人,以及想去玩的心情。希望明年泰國之旅可以順利成行。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心境,總覺得這次聚會多了一股欲言又止的無奈。工作了一段時間,對目前的工作、未來的方向感到疑惑而焦慮。 知道其他人也經歷一樣的煩惱,就覺得自己似乎不是這麼孤單,但也在一次覺得自己不能繼續在原地磨蹭了。也沒有資格隨便抱怨,或者自以為是地批評別人。

餐廳裡K-POP的音樂讓我們不得不集放大音量、並且中注意對方的表情及嘴型以了解對方在說什麼,有點像綜藝節目裡那種帶著耳塞猜對方說什麼的單元,看到朋友傻愣的表情挺娛樂的。不過下次會選擇在更清淡一點的環境,聊的話題可以更深入一點。

親愛的朋友,我愛妳們,祝福我們都會成為自己所希望的更好的人。
期待下一次聚聚聊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成癮

我喜歡故事,很容易就入戲。 用影像方式陳述的故事,很快抓住注意力,只要劇情對味往往只看5-10分鐘,就會讓我加入追劇行列。而以文字陳述故事,需要一點耐心,但他給予的想像空間無限,在字裡行間可以自行腦補背景、角色、裝束,人物的動作、情緒、語氣。因為太生動了反而對劇情類型的接受度很高。 這次連假就泡在讓人無限想像的故事堆裡了。幾乎可以用廢寢忘食來形容。 浸在故事情,我好像變成透明沒有知覺,意識隨著劇情起伏,直到不得不睡了。醒了,還要提醒我是實際存在的我。滿科幻的感受。 像這樣忘我做一件事情,在大學期間也發生過,就是FB遊戲盛行的時候,玩寶石方塊、俄羅斯方塊。遊戲規則很簡單,考驗反應力,再加上同儕效應,很快就成癮了。 國中玩的爆爆王,也是如此。 國小迷神奇寶貝,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若有朝一日也能收集喜歡的神奇寶貝該有多好,時至今日手機遊戲Pokemon GO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瘋迷全球。在路上隨機遇見野生神奇寶貝,丟寶貝球收服;特別款的神奇寶貝要在特別時刻及地點取得,大大取悅了小時候的夢想。但我認為如果能增加與精靈間的互動,例如:可以摸神奇寶貝、跟它玩並在玩的過程中提升經驗值這類,又或者是在抓野生神奇寶貝時可以派自己的神奇寶貝去戰鬥。滿足玩家的參與感、及神奇寶貝的價值回饋,更能形成持久的支持度。 對於事情的著迷可以大約分成兩種:一種是激情式的,另一種屬於執著式。上述遊戲、故事,對我而言都屬於激情式的著迷,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不容易在腦中形成印象。但若是好的故事,就能形成長期的追蹤與懷念。 為了特定目的而自發性堅持完成,就屬於執著式。讀書、做作品、工作都屬之。我小時候喜歡上學,喜歡上課也喜歡課本,對於新的事情都想去了解,只是怕來不及吸收太多資訊,但從來沒有不喜歡。 大學讀設計系,偏重在繪圖技巧、建模、模型製作,訓練觀察及思考能力。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讀設計不讀書,我覺得這根本是兩件事,思考跟閱讀絕對有關係。但因為閱讀不列入成績項目,我也懶惰就真的沒有太注重這一塊。就在渾渾噩噩中畢業。 進入職場才逐漸明白,大學裡學的東西重要在哪裡,也建立一個技巧:面對不了解的事情,首先找出因果關係、以及重要性。進而可以判斷做事原則,建立要點、工作程序。 回顧從小到大的脈絡,我相當喜歡"新的"、"未知的"事物。在剛接觸的...

<模犯生>心得 (2017.8上映)

"學生因為能力不足學不會怎麼辦?" 想辦法讓她用最快的方式知道答案。 "妳已經第一名了還想要怎樣?" 透過監考老師對琳(主角)的一句話,可以看出主角的心態。 對她來說成績、答案輕而易舉,她的朋友、也是她的第一位學生,經過她的指導 但面對一模一樣的考題卻還是答不出來,這樣的挫折感我想是她在那場考試裡最大的焦慮,情急之下做了第一次作弊行為--將寫了答案的橡皮擦遞給對方。 可能同學的感謝給了她成就感,也因為得知學校也是變相用不正當的方式跟學生家長們收錢。正義感使然,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其他人,因為嚮往她的父親,希望能成為"琳老師"。 當其他同學都為了成績煩惱的時候,她的挑戰是如何善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同學。她總是能很快就找到變通的方法,其實可能也有基於實驗心態,想了解自己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就這樣同學們的成績提升、她也賺得一筆收入,成就感來的很快,但命運終究還是讓事情曝光了。 在與校長對談的場景裡,琳說 "她是用自己的能力獲得成績,取消她爭取獎學金考試的資格。這兩件事如何能混為一談呢? " 確實獎學金考試只是測驗申請者本身學業能力是否達到標準,跟品德無關。我也覺得校長是以報復心態 給這樣的處罰。琳所感受到更多的是不公平的挫敗感。 處罰的目的是什麼?是要讓犯錯者了解其錯為何、從而導正,尤其當處罰強度是會影響對方未來人生的時候。 從這裡開始,是讓她更想證明自己的念頭開始萌芽,而朋友們請求幫忙通過STIC考試是一個契機。 琳原始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成績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門檻,成為STIC考試的槍手不僅幫助童同學度過難關、也幫助自己籌到錢、獲得前往國外深造的機會,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能力獲得。 但沒想到這起事件 後來卻害另一位模範生同學,被迫錯失獎學金考試;槍手計畫露餡被抓,失去申請國外大學的資格、被學校退學。讓她真正意識到錯誤。 我覺得本片最重要的是最後琳說的那句話: 選擇是我自己。 人的一生總有可能會遇到走錯路的時候,但最後要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中。 影片最後就在琳去STIC自首畫下句點。 但我最後最關心的還是那位洗衣店的男同學之後的狀況....。 (其實男同學跟琳的處境完全不一樣,他真的很倒楣,在沒有選擇下做選...

未來我的小孩要學會選擇性認真

活著真難 世界上有太多奇怪的人 認真就輸了 我覺得與人相處應該是以真心換真心,大家都是為了讓事情可以順利進行,體貼對方,真誠對待,自己快樂 也讓身邊的人自在。 公司這幾個月來瀰漫著一股焦躁氣氛,欲振乏力。因為某同事工作開窗,迫使大家要分攤他的工作。這造成各自工作若有停擺情形時,就在由另外一位同事支援處理。搞得大家要花更多力氣了解前因後果,這是一個手忙腳亂的惡性循環。 工作上遇到困難在所難免,為了公司營運互相幫助本就應該。但是,不懂不問,有問題不講,隨便敷衍業主,總要大家收爛攤子。真的很懷疑這些人到底用什麼心態工作? 每天浸泡在同事們的哀號,我覺得自己也變酸了。 但其實認真反省,我覺得自己根本沒資格跟著大放厥詞。 我也非常討厭集體攻擊某一個人這種事,雖然都是事實,也沒有委屈那個人。 還有,看著同事被大罵一頓,我還在心裡升起憐憫及罪惡感的掙扎(干我屁事) ,這點也讓我煩躁。 不得不被環境影響自己對他人的態度,讓我覺得生氣。 忽然就很想念前些日子接的充滿理想的小打工。 會這麼有感而發,是因為看到了另一個 「 為了敲詐而昧著良心對人窮追猛打 」的例子。 虧我昨天才對朋友有感而發:"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實際上知道是多少錢的時候,就會被一股不甘心又無力回天的憤怒取代。 忍不住又再一次後悔沒有去念法律或是成為執法人員, 雖然我對那些又沒有興趣。 很像長泳到筋疲力盡又換不到氣,水壓淹蓋喉嚨的感覺。 未來我要教育我的小孩: 要學會選擇性認真; 可以的話就學一下演戲技巧; 語言很重要; 要先保護自己,再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