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幸福太短> A-Lin







還以為 你就是我的答案
想不到 你只是我的片段
當你離開 黑夜帶走了我的天藍
忘不了 你心跳在我耳畔
兩個人 在風中十指糾纏
滿心期待 你和我說好的未來

最喜歡第一段歌手用近似呢喃的語調緩緩唱著。



作詞:徐世珍、吳輝福
作曲:Eric周興哲
編曲:李艾璇

還以為 你就是我的答案
想不到 你只是我的片段
當你離開 黑夜帶走了我的天藍
忘不了 你心跳在我耳畔
兩個人 在風中十指糾纏
滿心期待 你和我說好的未來


為何留不住 你手心的溫暖
為何想不起 我原來的勇敢
命運太草率 讓我們相遇又分開
那些美好 還刻畫在心坎
我能擁抱的 卻只剩遺憾
思念太長 然而幸福太短

難道路 到最後 都要轉彎
難道愛 快樂後 必須心酸
萬水千山 到哪裡才能不再孤單


這世界 我只願與你相愛
告訴我 誰能讓時間倒轉
我們的愛 是不是真的回不來


為何留不住 你手心的溫暖
為何想不起 我原來的勇敢
命運太草率 讓我們相遇又分開


那些美好 還刻畫在心坎
我能擁抱的 卻只剩遺憾
思念太長 然而幸福太短
思念太長 然而幸福太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QQ掃除者

QQ掃除者 晚上看了漫畫<QQ掃除者>以及其續篇<Queen Quality>。在說人因為忌妒、怨恨、自卑、邪惡等等的惡意,凝聚成為蟲子(惡意的具象化)反過來侵蝕人的心靈。主角家族可以進入每個人的"心門",掃除惡念。而每天的修行就是貫徹打掃,以培養堅定的意志。

皮繃緊一點

忘了在哪裡看到,有人說:人生最重要的練習,就是和自己相處。而現在的我正處在磨合期。 盲目的把自己投進工作中、聚會中,忽然節奏放慢就慌慌張張想找點事情做。從離職到現在三個月,其實很長,還是不習慣。也許我本來就喜歡忙碌的生活節奏。 我發現自己可能也超愛說話,沒有說話的對象非常焦慮。(第一份工作也是這個原因覺得痛苦)我一定要活在人群裡的。不過,現階段只好先說服自己好好跟自己相處。累積一些可以聊的事情好了~ 但我還記得重點是要準備作品集。 決定去讀書這一件事情已經無庸置疑,如何一點一滴不偷懶的達成,對我來說,依靠超級詳細的計劃表比較實在一點。 生活型態也有一點規律的樣子,看書、畫圖、寫字、運動,但我覺得進度太慢了,都八月了,直接開始著手作品集可能比較對。接前老闆的專案,用來穩定生活開銷,以及填補不安的心。無論如何不可以超過原來的目的,要堅持!! 應該也要讀英文的,明天開始把這件事也加進去。 這段時間看了一些建築師們的著作,我發現可以稱為大師的建築師們都是哲學家、思想家。很喜歡隈研吾,他的作品有一貫的精神與邏輯,印象最深刻是在中國的民藝館--民藝即為生活的技藝,故以村落概念開始發展,建築形態表現"村落鄰戶屋頂層層疊疊的意象";從基地到建築物之走道、以及建築物內部的走道設置緩坡道;選用瓦片為主要元素,並做為立面意象,模糊建築物內、外的界線(而這樣的立面效果又讓我想起她在<<自然的建築>>裡提到:一切皆為粒子的概念)。 為了特定需求而產出的概念應用在建築物的各處體現,並且個別作品又維持建築師本身一貫的思想。設計本來就是有意識的計畫,但能夠在各別專案都真正忠於計畫卻很難得。 把皮繃緊一點,加油!

成癮

我喜歡故事,很容易就入戲。 用影像方式陳述的故事,很快抓住注意力,只要劇情對味往往只看5-10分鐘,就會讓我加入追劇行列。而以文字陳述故事,需要一點耐心,但他給予的想像空間無限,在字裡行間可以自行腦補背景、角色、裝束,人物的動作、情緒、語氣。因為太生動了反而對劇情類型的接受度很高。 這次連假就泡在讓人無限想像的故事堆裡了。幾乎可以用廢寢忘食來形容。 浸在故事情,我好像變成透明沒有知覺,意識隨著劇情起伏,直到不得不睡了。醒了,還要提醒我是實際存在的我。滿科幻的感受。 像這樣忘我做一件事情,在大學期間也發生過,就是FB遊戲盛行的時候,玩寶石方塊、俄羅斯方塊。遊戲規則很簡單,考驗反應力,再加上同儕效應,很快就成癮了。 國中玩的爆爆王,也是如此。 國小迷神奇寶貝,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若有朝一日也能收集喜歡的神奇寶貝該有多好,時至今日手機遊戲Pokemon GO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瘋迷全球。在路上隨機遇見野生神奇寶貝,丟寶貝球收服;特別款的神奇寶貝要在特別時刻及地點取得,大大取悅了小時候的夢想。但我認為如果能增加與精靈間的互動,例如:可以摸神奇寶貝、跟它玩並在玩的過程中提升經驗值這類,又或者是在抓野生神奇寶貝時可以派自己的神奇寶貝去戰鬥。滿足玩家的參與感、及神奇寶貝的價值回饋,更能形成持久的支持度。 對於事情的著迷可以大約分成兩種:一種是激情式的,另一種屬於執著式。上述遊戲、故事,對我而言都屬於激情式的著迷,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不容易在腦中形成印象。但若是好的故事,就能形成長期的追蹤與懷念。 為了特定目的而自發性堅持完成,就屬於執著式。讀書、做作品、工作都屬之。我小時候喜歡上學,喜歡上課也喜歡課本,對於新的事情都想去了解,只是怕來不及吸收太多資訊,但從來沒有不喜歡。 大學讀設計系,偏重在繪圖技巧、建模、模型製作,訓練觀察及思考能力。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讀設計不讀書,我覺得這根本是兩件事,思考跟閱讀絕對有關係。但因為閱讀不列入成績項目,我也懶惰就真的沒有太注重這一塊。就在渾渾噩噩中畢業。 進入職場才逐漸明白,大學裡學的東西重要在哪裡,也建立一個技巧:面對不了解的事情,首先找出因果關係、以及重要性。進而可以判斷做事原則,建立要點、工作程序。 回顧從小到大的脈絡,我相當喜歡"新的"、"未知的"事物。在剛接觸的